English

翻译莎剧“诗体”、“散文体”哪个更好

2000-07-2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实习记者 张蜀津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实习记者张蜀津)日前,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方平、屠岸等人翻译的《新莎士比亚全集》,由于全部采用诗体以区别于以往的散文体翻译,引起了有关人士的争议。

据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孟宪强介绍,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翻译引进了莎士比亚的剧作,在诸多译本中,朱生豪先生的散文体莎士比亚译作,成为学术界和读者公认的莎士比亚剧作的定译,多年来一版再版,经久不衰。

既然莎士比亚作品有了朱生豪先生这一公认的定译,为何还要对其进行重译呢?《新译莎士比亚全集》的责任编辑孟宝青先生介绍说,莎士比亚当时是用“白诗体”(又叫“素诗体”)创作的,这一诗体有自己的音部、音组及阴阳格律,用汉语很难表达,所以当年朱生豪先生采用了散文体,虽具诗歌气韵,但形式上不是真正的诗,而卞之琳、曹禺等人零星的诗体译作也与“白诗体”相距甚远,因而均不能如实反映莎翁剧作的原貌。

对于莎剧究竟是用诗体翻译好还是用散文体翻译好,学术界一向看法不一。早在18世纪,歌德就认为用散文体更能传达莎剧的原貌,因为莎剧多为无韵诗,用其他民族语言很难真正译成诗的样子。20世纪我国的一些学者主张按音节、音部译成诗体,但读起来不上口,难以形成诗的韵味。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任吉生女士认为,莎士比亚剧作本身就是无韵体,并不押韵,若想用汉语将其还原为真正的诗体存在较大的难度,要想译好、译得精彩很不容易,且多人合译恐会导致风格不统一。孟宪强先生认为,轻率地断定诗体的“新译”与散文体的旧译孰优孰劣似乎不妥,方平先生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今朝付梓,为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文本,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贡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